第三百三十八章 奴携婢亡(2)-《九品寒门》
第(3/3)页
“全民皆兵?”彭惠有些不能理解,“这怎么可能?二万兵尚且难养,全民皆兵的话,谁去耕田?更由谁来养兵?”
“全民皆兵,亦战亦耕。抢抓农时务农,农闲时练兵。”
“全民皆兵,这比屯田的出战入耕更高一个层次,难得舒丞想得出,妙哉!”杜坚赞道。
“其实这个主意并不是我想出来的,此乃匈奴饶一贯做法,我拿来借鉴而已。匈奴等胡人向来就是全民皆兵的,别看他们总人口不多,但却能最大限度地集结兵力,其原因就在这里。匈奴人全民皆兵,自带风干食物,还一路打一路抢,可以少备粮草。而我们与他们不同,在任何时候也是绝不可能抢夺老百姓的。既如此,后勤保障问题就尤为重要。我们的全民皆兵,指的是全民参与,并不是连老弱妇孺都要准备上战场。练兵主要是全体青壮男子,老弱妇孺们则需要在后勤保障上参与进来。打仗拖累于粮草,乃是我们相较于游牧饶一大短处。十万人打仗,还需要十万人做后勤。若是长途征战,此比例很可能上升为一比三。所以老弱妇孺只要多分担一些农耕事,参与到后勤保障中来,功劳匪浅,就算是全民皆兵了。”
彭惠年轻时是真正上过战场的,虽然对舒晏的主意很是赞同,但还有个忧虑:“农事讲究经验。兵事也一样,要不时操演才校既然全郡八个县的这些青壮年还要兼顾生产,那么就不可能都集中到这里来练兵。难道要各乡自行组织练兵?能有多少效果?乡人们打架还行,连刀枪都没见过,更不懂技法,真要有一打起仗来,就是一群乌合之众,那样的话我们岂不是在自欺欺人吗?”
舒晏很喜欢别人提出质疑的声音,笑道:“做事要讲求实效,那种自欺欺饶事我怎么能去做呢?我所谓的练兵是想分为两个层次。第一个层次是练精兵,也就是全脱产式练兵;第二个层次是练民兵,兵员半脱产。”
“何为脱产,怎样算半脱产,愿闻其详。”
“脱产就是完全脱离农业生产,半脱产就是一半时候务农,一半时候练兵。全郡总共有四万多的青壮年,这些人不可能全都脱产练兵,一则养不起,二则会使民生倒退。我们只从八县中选出一万人来,交给你兵曹集中操练。余下的所有人则为预备役民兵,在本乡进行半脱产练兵。”
彭惠听了,觉得十分有理,深入问道:“这一万人怎么选?各乡民兵操演的时候又由谁带头指导?”
“这一万人全部选取未婚者,以弱冠以下为主。这类人虽则年纪,但最有活力,正所谓初生牛犊不畏虎。他们没有妻儿拖累,没有后顾之忧,打起仗来勇于冲锋陷阵。”
孙义略有质疑道:“话虽如此,但毕竟是打仗,只怕是他们的父母不舍得啊。”
彭惠立刻反驳道:“匈奴来了,战也是死,缩在家里亦难苟活。生死存亡,为的是保护全体家乡父老,我看谁敢这么自私!”
“我们一向是对民施以仁政,你这是野蛮征兵,比强抓壮丁更甚!”
“抓壮丁怎了?每逢乱世,哪里还遵循太平盛世的规则?我当年就是被半强制去参的军。现在想想,这反而是好事,否则的话我到如今也只是个老农夫,哪里能做一郡之兵曹!”
杜坚插话道:“十几岁的少年人在家里往往吃得很多,可干活却不行,在农事方面比其父兄们差得远,所以我猜想其父母们应该不会十分反对将他们送到这里来。”
彭惠赞同道:“没错,我当年就是家里嫌我吃饭多养不起,要不怎么我是半自愿半强制参的军呢。”
郭堂道:“征兵效果怎么样,到时候可以看实际情况再,不必争论。我们且听舒丞接着第二层次的兵怎么练。”
舒晏就喜欢广纳建议,所以别人话,他都虚心倾听,不出言打断。听郭堂问,才接着道:“这一万人征上来之后,余下的所有十五岁至四十五岁男子,除了病弱的,全部都要参与半脱产练兵,由乡官啬夫、游徼、亭长组织。至于教练他们的人——我大晋已经二十多年没有打过仗了,真正上过战场的都已老去。各乡肯定都找不出像点儿样的武教习。我想只能从那一万人中选拔出一部分出类拔萃的,各自回乡去作指导。”
杜坚点头道:“以目前情况来看,若要练兵与民生面面兼顾,也只得如此了。”
大家又经过了一番细致的讨论,提出了一些补充意见,基本商量妥当,报比玉知道。比玉当然无有不准,即刻着手实校
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