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89章问策三-《木子的北宋生活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老赵哈哈大笑,“朝廷自然不会薄待有功之臣……哈哈哈哈……”。

    至此一个完整的链条便产生了,罪囚和灾民以及赤贫之人远赴海外垦荒,会有效舒缓中原的压力。

    大力提升士卒地位,鼓励良家子从军,形成良性循环。

    这里有一个细节,朝中文臣对于提升士卒地位并不排斥,实际上大人们对士卒的待遇军饷并不小气。他们在意的是军中将帅染指政务。

    而海外封地远离中原,那些大老粗去那里做个土皇帝无所谓,随便折腾去吧,还能给朝廷带回一些粮食呢,一举两得。

    老赵翻看着皇后记录的手稿哈哈大笑,“此乃江山万年之策也,爱卿深谋远虑,数年布置方有此功”。

    早在很久之前木子便让钟蓝出海,朝廷随便给了个巡海使的名头,结果回报巨大,一支大宋皇家舰队给老赵带回了成船的财货,被老赵誉为木子的又一神来之笔。

    后来为了换取京中勋贵将门对禁军编练的支持,木子为他们讨了个第二皇家舰队的名头。

    而今天,老赵终于知道了,什么皇家舰队,分明是为了勘察各地。什么青龙军,明显是为了让百姓们重新认识士卒不是贼配军。原来从头到尾都是木子的布置……

    方略被老赵珍宝般的放入准备好的木匣,抓在手里再不肯放下,“今日方知志远之智,真天降卿于大宋也”。

    木子摆摆手道:“陛下,此事推行想来阻力不大,最多只需十年之功,则大宋战力倍增,北伐之事可多三成把握”。

    老赵兴奋的连连点头,这事儿所有人都或多或少的得到了好处,没道理推行不下去,只要坚持下去,十年后军中将校将有大半出自军校,大事定矣。

    木子道:“这是第一件,还有一件事要跟陛下细说”。

    老赵一愣,站起身来亲自磨墨,“志远请尽言”。

    看到曹皇宫重新提起笔,木子慢慢道:“除了前面说的诸事,朝廷近年最重要的事就是存钱”。

    老赵这次没插嘴,只是专心的看着他,木子继续道:“陛下,大宋编练大量禁军厢军,又大力整理武备,虽然编练新军要花用一些钱财,但省下大笔开支是必然的。

    朝中相公们必然要奏请一些事,比如兴修水利河道等,陛下切记,除了十万火急之事,旁的万万不可答应”。

    老赵郑重点头,他知道木子为什么让他存钱,自然是为了应对北伐,打仗是个花钱如流水的营生,没钱你打个锤子。

    木子的意思他懂,什么兴修水利,什么整修道路,什么乱七八糟的都能省,唯独北伐的军费不能省。

    打赢了,有的是时间修水利,有的是时间休息,打不赢,修的再好有卵用?你家里收拾的再好,没有高大的院墙也早晚便宜了盗贼。你把院墙修好了,屋里就慢慢收拾呗。

    木子继续道:“除了存钱,还有一件,大宋的官制也可以趁机动一动”。
    第(2/3)页